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,但血管周围和软脑膜中的巨噬细胞,即CNS相关巨噬细胞(central nervous system-associated macrophages,CAMs),其作用尚不明确。CAMs位于脑脊液中的血管旁,处于血液与脑实质的交界处,具有清除细胞碎片和呈递抗原的生理功能,它们在病理状态下与炎症反应紧密相关。
GFAP+星形胶质细胞(青色):GFAP+ astrocytes (cyan),
AQP4+星形胶质细胞终足(青色):AQP4+ astrocytic endfeet (cyan) in young mice brain cortex
人类中枢神经系统(Central Nervous System,CNS)的先天免疫区室(Innate Immune Compartment)高度多样化,包括多个免疫细胞群,如在脑实质中常见的巨噬细胞和在大脑界面处较少数量的CNS相关巨噬细胞(CNS-associated Macrophages,CAMs)。由于其数量少且位置特殊,在发育、健康和扰动期间,对时间和空间上受限制的CAM亚群知之甚少。
2023年12月20日,德国弗莱堡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Medicine(IF 82.9)发表题为“Multiomic spatial landscape of innate immune cells at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orders"的文章,该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、质谱流式技术、空间转录组学、空间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,对胎儿发育、成年和病理过程中人类CNS界面的免疫区室进行了全面分析,揭示了CNS界面先天免疫细胞的空间多组学景观,突出了CNS界面处的髓系细胞多样性,并提供了对人类大脑免疫系统复杂性的见解。
CAMs中CD206、CD163与Iba1共表达,但小胶质细胞和Kolmer细胞中不存在共表达,且在PV CAMs中表达最高的CD169在多达2/3的CD206+细胞中表达。此外,空间邻域富集分析结果表明,LM CAMs优先与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共生并相互作用。其中CD74是CAMs定向的邻域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受体。
驻留小胶质细胞和CAMs的免疫表型,发现90%的Y+细胞呈现Iba1阳性,但只有约20%的Y+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核心标志物P2RY12、GLUT5和TMEM119。